当前位置:首页>甘肃视窗>资讯

感受传统民俗 花式玩转

2024-06-07 14:00:43 兰州新闻网 1750℃
感受传统民俗 花式玩转

兰州新闻网

2024-06-07 12:00发布于甘肃兰州新闻网官方账号

舞龙表演超级奶爸带孩子包粽子漂亮的荷包做好啦公园路东社区的“旱地龙舟赛”端午临仲夏,时清日复长。又逢一年端午佳节,为了更好地弘扬传统文化、传播时代文明新风,“‘粽’情端午 幸福邻里”——兰州晚报、观澜新闻联合我市各社区开展共庆端午佳节活动,将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带到居民身边。赛龙舟、舞龙、包粽子、缝荷包、玩漆扇、投壶、包装艾草花束……极具端午特色的民俗活动吸引了诸多居民积极参与,大家在传统文化中感受到了浓郁的端午味儿。绣荷包、画扇子、编彩绳自制端午小物件6月4日,定西路社区邀请辖区单位代表开展了“仲夏欢趣 悦享端午”主题活动。在老师的指导下,参与活动的居民绣荷包、画扇子、编彩绳,度过了一段美好时光。在绣荷包环节,居民们选材料、裁布料、缝花边、塞艾草……你帮我看样式,我帮你递香料。精美的荷包做好了,居民们之间的距离也拉近了。在画扇子环节,大家铺开扇面,根据自己的喜好在扇面上涂上水彩颜料。不一会儿,一面面俏皮可爱、栩栩如生的扇面展现在大家面前。大家拿着扇子相互交流,现场一片温馨。体验端午民俗活动感受传统文化魅力6月5日,幸福里社区联合兰州爱颐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开展了“端午临仲夏 粽香沁人心”主题活动。鼓点响起,表演者身着节日盛装,手持腰鼓,将中华服饰的韵味展现得淋漓尽致。最引人注目的是舞龙表演,在锣鼓的伴奏下,在居民们的欢呼声中,一条昂首摆尾的长龙“破云而出在空中来回旋转”。观众纷纷拿出手机、相机,记录下这精彩的瞬间。当天,居民们还体验了包粽子、漆扇、缝荷包、投壶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,共有150余人参与其中。在漆扇环节,居民们选取自己喜欢的颜色调漆、配色,以漆为笔,以水为墨,将扇子缓慢放入漆桶,通过旋转让颜料浸入到扇子上形成绚丽多彩的图案。随后,一幅幅独具个性的漆扇跃然眼前。通过投壶游戏,居民们体验了古人的智慧与雅趣。学习手指舞、制作龙舟灯笼这样的活动真有趣6月6日,临洮街街道清水街社区联合邮政储蓄银行、市政管理所、悦星幼儿园开展了“传承中华文化 包出浓情蜜意 送去幸福安康”系列文化活动。社区邀请辖区独居老人、残疾人、物业保洁等人员一起包粽子,他们拿出看家本领,巧手翻飞,三角形、枕头形、长条形等各式各样的粽子很快成型。下午2时30分,悦星幼儿园的小朋友在社区活动室里学习端午节手指舞,在舞动中,端午习俗印在了小朋友的脑海里。接着,老师带领孩子们一起制作龙舟灯笼。小朋友在老师的指导下,看图、拼装……按照步骤有条不紊地进行龙舟制作。不一会儿,一只只色彩鲜艳的龙舟跃然眼前。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,孩子们了解了端午节习俗,传统文化也走进了他们的内心。众手包出爱心粽子上门送给老兵夫妇6月6日,临夏路街道付家巷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热闹非凡。志愿者提前准备好了粽叶、糯米、红枣等食材,邀请居民一起包粽子。之后,社区工作人员将包好的粽子送给了辖区抗美援朝老兵、老党员等重点人群,让他们感受到社区的关爱和温暖。赖华是一名抗美援朝老兵,今年90岁。看到社区工作人员送来香喷喷的粽子,赖华和老伴金惠英连声道谢。“我们结婚已经65年了。”说起自己的婚姻,赖华的言语中充满了幸福。他说,抗美援朝时他的腿部被炮弹击中,回国后在杭州海军疗养院疗养。当时老伴是一名护士,每天给他打针吃药。两人认识后情投意合,后来便结婚了。65年来,两人相濡以沫,有4个女儿、3个外孙,一家人生活得很幸福。听讲座制艾锤别样方式迎端午艾草的来历、艾灸与中医的关系、冬病夏治、三伏贴等中医健康知识……6月6日下午2时,铁路东村街道铁路新村社区会议室座无虚席,辖区居民和志愿者正在认真听取中医健康讲座。随后,在志愿者的指导下,大家还现场学制艾锤传非遗。“艾锤其实就是一个药包,里面包有多种药材,以艾草为主。将制作好的艾锤放在家里,颈椎、腰椎、膝盖不好的,可以随时敲打减缓疼痛。这些艾锤药包的药材都是中医师精心配制的,有很好的治疗效果。”志愿者一边说一边教大家制艾锤。居民王大妈高兴地说:“第一次用这种特殊方式迎端午,感觉很新鲜也很有意义,不仅学了中医健康知识,还学到了一技之长。”老年人手把手教孩子们聚精会神学6月6日,西固区先锋路街道兰玻西社区,一张张桌子上摆放着新鲜的粽叶、糯米、红枣等食材。老人们手法娴熟,耐心地向年轻人和小朋友传授着包粽子的技巧。81岁的姜春霞老奶奶一边说着一边亲手示范,年轻人和小朋友则围在一旁聚精会神学习,跃跃欲试。在老人们的指导下,年轻人和小朋友开始动手尝试。一开始动作略显笨拙,但他们毫不气馁,不断调整和改进。不一会儿,一个个形状各异的粽子在他们手中诞生了。“以前都是吃现成的粽子,这次自己动手包,才体会到了其中的不易。”90后朱碧林笑着说。来自万科水晶城小学一年级的小朋友更是兴致勃勃,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,有的把粽子包成了三角形,有的包成了正方形,还有的给粽子缠上了各种颜色的线绳。“我要把我包的粽子送给爸爸妈妈,让他们尝尝我的手艺。”一年级的张紫轩骄傲地说。4个小时后,热气腾腾的粽子出锅了。正值中午12时,兰玻西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内挤满了前来吃饭的老年人。工作人员热情地将这些饱含关爱的粽子递到他们手中。“大爷,端午节安康,这是给您的粽子!”“奶奶,快尝尝这香甜的粽子。”老人们接过粽子,纷纷对社区工作人员表达着感谢。社区工作人员还走门串户,将爱心粽子送给辖区老党员、残疾人、特困人员、退役军人。“旱地龙舟赛” 趣味迎端午6月5日,先锋路街道公园路东社区举行了“龙舟DIY 趣味迎端午”旱地龙舟活动,辖区居民群众、物业人员及社区工作人员共40余人参与了活动。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,是中国民间传统水上体育娱乐项目。居住在城市里,没有水道,但创意的“旱地龙舟赛”照样热闹有趣,充满竞技性。没有龙舟,社区就用废旧纸盒和横幅制作“旱地龙”。大家经过划线、锯、裁、粘、浆、点睛画鳞片等工序,两条栩栩如生的“旱地龙”就制作完成了。随后,社区工作人员把参赛居民分成两队,分别起名“飞龙队”“金龙队”,每5人一组。他们两手握紧“龙身”,完成一段50米的赛跑,以到达终点用时多少来设立不同奖项。“赛龙舟”开始了,队员们“跨”坐在龙舟上,迈着整齐的步伐奋力向前。加油,加油……啦啦队的助威声、居民的呐喊声此起彼伏。各组队员沉着努力,按口号有节奏地在旱地上“划船”、指挥、掌舵,使龙舟前进,划出了浓浓的端午情。“太好玩啦,我明年还要来参加”健康义诊、义剪、打扑克、投篮、套圈、趣味游戏、心肺复苏演练……6月5日,渭源路街道科技街社区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端午节主题活动。当天上午,活动现场热闹非凡。下棋区域高手云集,你来我往,居民们在棋盘上展开激烈的智力对决。套圈和投篮等趣味小游戏更是吸引了众多居民积极参与,欢笑声、喝彩声此起彼伏,不绝于耳。另一边的义诊和义剪区域同样热闹非凡,医护人员认真地为居民进行健康检查和咨询,为他们提供建议和指导,理发师则娴熟地为居民剪出了清爽利落的发型。居民李女士高兴地说:“和大家切磋棋艺很开心,还有义诊义剪,社区考虑得太周到了。”一名小朋友兴奋地说:“我玩了套圈和投篮,太好玩啦,我明年还要来参加!”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华晓婧 孙建荣 桑杰才让 首席记者 苏晓 实习生 刘玉霞 陈静 文/图责任编辑:王旭伟查看原图 41K
本文内容转载自:兰州新闻网,原标题《感受传统民俗 花式玩转》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内容为原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,仅供读者参考。如有问题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


新闻推荐

特别关注

热门图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