兰州新闻网
2024-06-20 10:00发布于青海兰州新闻网官方账号
6月是经济林坐果的关键期。每天早上6时,四季青街道光月山村党支部书记徐仲江就出发,从山下城区开车半小时,经过崎岖的山路,来到海拔2000米以上的光月山村。天亮透了,停好车,和路过的村民寒暄一会,便去千亩采摘园里转悠了。目前,村子里千亩采摘园内的桃树、梨树已到了疏果、套袋的最佳时期,徐仲江从外地请的技术人员正在采摘园忙碌着。徐仲江曾外出务工多年,后来承包工程,有了些积蓄,但他心里总想着:自己富了不算什么,只有乡亲们都富裕了才是真的好!后来他下定决心,放下继续承包的工程返回家乡带领乡亲们创业,近几年,在他的带领下,光月山村从昔日的“失落之地”变成了今日乡村振兴的典范。1乡情羁绊 做致富带头人“我就是想和大家一起做点事,让大家都富裕起来,把家乡的面貌改一改。”徐仲江说。光月山村位于西固南山,最高点海拔2188米,气候干燥寒冷,属黄土丘陵地貌。前些年,村内种植的农作物品种单一,没有水利设施,农民“靠天吃饭”,青壮年外出务工比例超过90%,导致土地荒芜、村居荒废、农业断代,村庄人迹寥寥,像是失去生机的老者。徐仲江,1969年生于光月山村,是一位地道的农民子弟。20多年前,他出去务工,后来靠承包工程挣下了一份家业。2017年,他选择放下继续承包的工程,回到家乡,和大伙儿一起到田间地头忙活。刚回到村子,徐仲江看到的是村庄的萧条和村民的困难。“我要给大家谋一条生路。”他深知,要改变这一切,必须发展产业,增加农民收入。于是,他毅然决定带领村民共同致富。这几年,他将自己收入用于村里的建设,如今,规划的千亩种植园里已经种满了果树。2谋定产业 摆脱经济“空壳”村2018年8月,徐仲江当选光月山村党支部书记。他深深意识到壮大村集体经济、增加村民收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。他首先着手解决土地荒芜的问题,组织成立了兰州市西固区月山富林种养植农民专业合作社,流转农地,实施租赁帮扶,整治山间、坡地等撂荒土地800多亩,打造千亩采摘园,种植蜜桃、巴梨5万多株。面对资金短缺的困难,他毫不犹豫地拿出自己的积蓄,垫资购买农机设备,运水浇树,养护苗木。他的决心和行动感染了村民,大家纷纷加入到采摘园的建设中来。为了改变缺水的现状,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,徐仲江积极争取乡村振兴政策和资金支持,配套建设水肥一体化项目、灌溉泵站以及总容积1.2万多立方米的三座蓄水池等农灌设施项目,二期流转400多亩土地,引进种植法兰西等经济苗木,持之以恒拓展采摘园项目,推动农林果产业发展。这些设施的建成,极大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,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。在徐仲江的带领下,光月山村的产业逐渐发展壮大,采摘园的收入也逐年增长。2023年,采摘园产出的4万多斤巴梨全部被收购,10万多斤蜜桃销售火爆,村里外出务工的年轻人已逐渐返乡创业。2023年,光月山村集体收入达10万元,从一个经济“空壳村”逐渐变成了产业发展的示范村。“今年初,村委会将千亩采摘园承包给了一家农业专业公司,由第三方具体经营,村委会只参与管理和服务,第一年向村委会上缴承包费15万元,每年递增1万元,当承包费增加到20万元时,第三方表示将签订长期承包合同。同时,要求第三方承包期间,采摘园里的树木只增不减。”徐仲江说。“2023年,我为村里摘果子,一个月收入3000多元,也就是这样的一次采摘,让我萌生了自己种植果树的想法。我将想法告诉徐书记时,他当场答应并支持我,当年我就平整了承包地。今年开春,村委会给我提供了400棵桃树、西梅、红富士等果树苗,栽植了8亩地,村委会还将上水管道铺设到了地里,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管护,全部成活了。”身有残疾的村民王守全说,看到村子从过去光秃秃的山地变成果树遍地,他感觉日子特别有奔头,“徐书记遇到任何难事都想着怎么解决,凡事都亲力亲为,身边的人自然也就被感染,想着要实实在在干点事。”3挖掘资源优势 带来更多经济收益“2022年底,徐书记做了大手术,目前还在休养中,但他不放心千亩采摘园的事情,每天坚持上山看看呢!”村干部丁链国说。“已经坚持了5年,现在有了一定成果,决不能放弃。”徐仲江说,做完手术后,他一直在休养中,家里人都劝他不要再干了,身体要紧,可他看着千亩采摘园里的树木,真的舍不得!四季青街道相关负责人说,作为村支书的徐仲江,带领村两委班子齐心协力,依托采摘园产业优势,挖掘乡村文化优势、生态优势,通过农文旅融合的方式,拉长产业链,培育二产、三产。整合民居资源,延伸建设“光月山示范现代民宿”项目,打造集采摘、观光、休闲、度假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综合体。这些举措不仅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,也为村庄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收益。各项事业蒸蒸日上的同时,徐仲江也成为了促进农民增收的“能人”、支部发展的“舵手”。兰州市各县区很多村党支部书记、种植能手等纷纷前往光月山村,向徐仲江请教产业发展、农业种植等方面的经验。在徐仲江的带领下,光月山村的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村庄道路平整宽敞,绿树成荫;村民住房整洁美观,生活设施齐全;文化活动丰富多彩,村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。如今的光月山村已经成为了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。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滕效宏 文/图责任编辑:王旭伟查看原图 12K